《办法》明确,从事理财产品销售业务活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监管规定、合作协议及理财产品销售文件的约定,诚实守信,谨慎勤勉,恪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杠杆炒股怎么收费,向投资者充分披露信息和揭示风险,打破刚性兑付,不得直接或变相宣传、承诺保本保收益,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交汇点,潮州被称为广东的“东大门”。孕育于改革开放热土,身处波澜壮阔的农信改革浪潮,五年来潮州农商银行在主发起行广州农商银行的倾力帮扶下,从改体制到强治理,从创特色到提质效,从防风险到塑文化,以一场引领思想之变、治理之变、质效之变的全面改革实现了精彩蝶变。
潮州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杜文
数据是改革发展成效最生动的注解。截至2024年6月末,潮州农商银行涉农贷款余额110.87亿元,比开业时增加89.49亿元,增幅418.57%,其中,普惠型涉农贷款77.93亿元,比开业时增加64.78亿元,增幅492.62%。小微贷款余额86.08亿元,比开业时增加72.59亿元,增幅538.10%。其中,普惠型小微贷款69.64亿元,比开业时增加61.44亿元,增幅749.27%。
溯源潮水的来处,方能看清潮流的方向。站在2024年的时间坐标回望,改革也曾面临战略迷茫,改制后也曾经历理念动摇的时刻,潮州农商银行又是如何坚守初心,实现“老农信”到“新农商”的转变?带着问题,《中国农村金融》记者对话广东潮州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杜文。
改革大潮东起
以人的活力激发澎湃动力
顺应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思路,组建地市统一法人农商银行在部分省份“蔚然成风”,成为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一大亮点。作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首家获批的地市统一法人农商银行,潮州农商银行在2019年成功改制,迎接新生。
从“老农信”到“新农商”,不仅仅是金融机构名称的改变,更伴随着从公司治理结构到经营策略,再到市场定位的全面转型。如何才能最大化地释放内部管理“叠加效应”,“春风化雨”般将各项工作落实落细?
“这场改革的核心,在于每一位员工对服务理念的深刻理解和内化,它要求员工打破旧有的思维方式,积极拥抱新的服务与管理理念,将其融入日常工作中,以此来提升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杜文认为,改制在于更深层次的转变,即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及行为方式的转变。
在开业初期,潮州农商银行存在机构规模庞大,人员众多,单产效益不高等历史包袱,传统的绩效管理存在“大锅饭”等弊端,如同“温水煮青蛙”,滋生出责任不明、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寻求革新之策刻不容缓。
潮州农商银行把破局着力点锁定在绩效考核上,建立健全“三位一体”考核体系,即KPI业绩体系、政治目标考核和荣誉体系考核相结合,既管“钱袋子”,又管“位子”,还管“梯子”。
“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我们意识到单一的分值考核已经无法满足现代银行管理的需求。”杜文介绍道,在考核体系中,除了业务指标完成情况,政治目标考核和荣誉指标考核也占据了重要位置。将政治目标考核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举办主题活动,增强了员工的政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将评优评先等荣誉考核结果运用至日常人员优化配置、年度考核评级、突出贡献奖评选等重要荣誉体系评选活动,实现了荣誉体系考核管“梯子”。
此外,潮州农商银行还建立了“抢渡630”“亮剑930”和“英雄1231”等一系列季度推动机制,有效扭转了“吃大锅饭”现象,让员工的每一份努力都能得到应有的回报。“绩效考核只是一种管理手段,最终目标是促进企业和员工共同成长。”
潮州农商银行还非常关注专业历练,致力于培育“多面手”人才和“六边形”战士。作为全行培训旗舰项目,潮州农商银行创办的“金融夜校”成为赋能员工业务能力的助推器。
金融夜校有两大特色,一是在形式上打破了传统的培训模式,开辟了“走出去+请进来”“干部+基层”“线上+线下”等多条路径,让培训更加灵活多样。另一大特色是它关注不同层次员工的成长需求,搭建了白名单阶梯晋升机制、跟岗学习机制、双向交流机制、新员工180 天培养计划、“1511 人才计划工程”培养计划、管培生培养计划和“新星计划”新员工培养方案等多项人才培养机制,能够为潮州农商银行培育更多本土人才。截至2024年6月末,潮州农商银行共开展线上线下培训891场,培训人次达17.8万人以上,培训课程学时达2130小时。
以文化人,润物细无声。潮州农商银行在革命老区茂芝设立“金米普惠金融实践基地”,在总行建设党建活动中心、行史馆和职工金米活动中心,在首批55个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之一的牌坊街打造融合“党建+文化+科技+金融+便民化+读书角+N”的特色概念网点——牌坊街支行,在原潮州首家信用互助组网点设立潮州农商银行旧址教育基地,着力打造具有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和技能精湛、文化认同、道德底线的核心要素的“四有精神”(心中有数、手中有活、脚下有根、眼中有光)的农商银行干部队伍。
在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一个暖心的细节。潮州农商银行总行有一个“金米战略研究群”,群成员都是总行的青年骨干,杜文经常在群里分享一些文章、案例,启发成员思维,激励成员训练,为成员解疑答惑。杜文还对员工公布了他的邮箱,员工反映问题、有诉求给他发邮件,他都一一回复。
为了拉近与青年员工的距离,行里还组织了“党委书记直通车”“行长面对面”等活动。“节假日加班食堂配餐”“电脑设备更换提速”“管培生的发展前景”……只要与员工切身利益相关的,都是管理者的“心之所系”。
“靠威权管理,因为惩罚而惧怕,因为奖赏而振作,只能产生一时一势的跟随力;而靠人心管理,尊重每一个人的内心需求,成就每一个人的价值创造,以信念和文化去凝聚人、激励人,才会产生绵绵不绝的内心自觉,形成长久长远的追随力。”杜文这样说道。
“水有源,故其留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潮州农商银行以人为本找准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着力增强员工的归属感,打造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活力氛围,以强有力人才引擎,形成了助推改革的滔滔之势。
三次升级蝶变
一切只为乡村金融而变
随着改制的深入推进,对于银行在经营管理水平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者的智慧和魄力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正式开业后,杜文开始把工作重心从筹建转移到经营管理上来。他翻阅了大量内外部数据,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潮州农商银行虽然存贷款规模均位列全市首位,但与其他银行一样,存贷款比例低的现象突出,面临放款“瓶颈”。业务“突围”之路怎么走?还需要去走基层、见群众、找问题、解难题。
早在湖南任职期间,杜文就坚持实地调查研究,曾多次深入农村和农村金融机构开展实地调研,与农民面对面交流。2015年,他组织开展衡阳市农村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有力推动衡阳市农村金融服务全面改革,这也为他日后探索潮州农商银行的发展模式积累了经验。
“金融创新不是在办公室拍脑袋凭空想出来的,是要到田间地头、车间店头调研,针对群众的需求研发出来的。如果创新的产品不接地气,那就不是好产品。”杜文告诉记者。
一个金融服务模式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过程,需要不断探索和进化。在广州农商银行党委的推动下,潮州农商银行行领导多次下基层调研,渐渐开始摸清这片土地上的金融需求在哪里、业务空间在哪里、连接纽带又是谁的问题。从最初的“三个银行”到如今以人民为中心的“三个银行+点线面体”乡村金融服务模式,潮州农商银行的普惠模式拾级而上,历经了三次蝶变,实现华丽转身。
1.0模式:“三个银行”融入乡村振兴蓝图
“农信机构因农而生、因农而兴、因农而强,我们一是不能离开当地产业的土壤,几大支柱产业是我们万变不离的服务方向;二是不能离开农村阵地,那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基。”开业以来,潮州农商银行管理层首先达成共识:坚守农村和县域主战场,回归本源,扎根“三农”,是守卫主阵地和命脉的关键。
基于定位,瞄准发展方向。契合陶瓷、现代农业、文旅等产业业态,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等项目,推出了一系列符合农村和小微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例如,针对潮州单丛茶产业推出“单丛贷”,针对陶瓷产业推出“陶易贷”等,主动发掘村民授信需求,逐渐改变了村社业务存贷发展不平衡、重存轻贷的局面。
选准落脚点。将乡村社区、田间地头、车间店头作为金融服务的落脚点,发挥农商银行“网点覆盖面广、农村市场渗透深”的特点,由上到下组建了一支专业化的金融服务团队,对接企业,打通了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抓准切入点。紧密与地方党政、行业协会和村社组织联动合作,发挥链条效应。结合潮州农商银行大力推行的“党建联盟+整村授信”业务,杜文进一步讲述其中的逻辑,这种模式以党建工作为引领,通过举办党建共建活动、品牌赞助等方式,与村社组织加强信息互通,在此基础上实现银行与村级组织的深度合作,以此借力带动业务全面发展。
“2023年,总行党委提出实现整村金融服务的全覆盖,全市共有894个行政村加上社区,总数达到931个,全覆盖意味着潮州农商银行将为全市每一个村庄和社区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杜文表示,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潮州农商银行开展了“千村行”活动,通过精准对接乡村产业需求,推动“整村授信”向“整村金融”综合金融服务升级。
2.0模式:“点线面体”模型拓宽支农支小路径
为了进一步铺开普惠面,潮州农商银行基于“打造服务潮农潮商、专注潮汕特色的精品银行”的战略愿景,对“三个银行”模式进行升级,制定了“固农进城”的发展方略。固农,坚持农户和龙头企业“两条腿走路”方向;进城,开辟错位竞争路径,适时整合地域人脉和网点人员等资源优势,不断延伸城区营销触角,在两大战场都展现对服务的专注和创新。
在竞争更为激烈的城区,如何打出“农”字号的特色?潮州农商银行也有多种打法。陶瓷金融的凤塘支行、绿色金融的韩东新城支行、包装印刷金融的潮安支行、蓝色金融的饶平支行、“党建+文旅金融”的牌坊街支行……潮州农商银行以“一行一特色”,瞄准特色产业、开发特色产品、构筑特色服务场景,走出了一条富含潮州特色的新路径。
3.0模式:以人民为中心的“三个银行+点线面体”乡村金融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在实践中,潮州农商银行践行“一二三四五”党建总体思路,其中“一”为一条以党建红线贯穿业务主线的“双线缠绕、同频共振”理念。杜文表示,作为一家党领导下的地方国有控股银行,必须答好新时代新征程“人民至上”考题。
在潮州农商银行,党建不仅是一项政治任务,更是落实主发起行党委决策和集团战略、推动全行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以此为引领,潮州农商银行积极探索以党建引领构建多方联动的支农支小工作新格局,打破了跨系统、跨行业的党建融合机制。例如,积极参与乡村治理,升级优化“党建联盟+粤智助+整村授信”服务模式,投入高达1095万元资金,部署了927台“粤智助”自助政务服务机,确保这些设备全面铺开全市894个行政村,助力地方政府打通政务服务的“毛细血管”。结合“党建联盟”活动,他们深入社区提供像“金融知识普及”和“上门金融服务”等公益服务,还组建了“勇立潮头”党员志愿者服务队,设立先锋岗位和示范窗口,围绕人民的金融需求持续做文章。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潮州农商银行坚持“人民至上、问题导向、因地制宜”原理,不断丰富服务方案的“政策池”“工具箱”、解决方案的“服务包”“专业队”以及典型案例的“案例库”,逐步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三个银行+点线面体”乡村金融服务模式。
化险为夷之道
打好“持久战”的智慧
尽管在改制之前,潮州市委、市政府和广州农商银行都采取了积极有效的风险处置措施,但是对于农商银行而言,风险清收、处置是一场“持久战”,剩下的都是“硬骨头”,还要靠自己一个一个啃下来。
为了加快风险处置步伐,从组织架构的搭建、人员的选拔配置、清收模式的实践探索到资源的支持优化,潮州农商银行主要负责人都亲自听取汇报并提出了具体的落实意见,指引全行爬坡过坎、攻坚克难。
为加强大额信贷、普惠小微贷款和清收处置的专业化管理,潮州农商银行制定了“三专”风险工作机制。总行层面成立大额贷款风险防化研究专班,由分管风险管理条线行领导任组长;各一级支行建立普惠小微贷款专职管控机制;资产保全中心(原永护支行)充分发挥专业清收处置职能,担负起不良资产清收主力军职责。
机制创新是推动潮州农商银行不良贷款清收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开业后,潮州农商银行迅速设立永护支行作为专业清收机构,打破了传统分散清收的局限,实现了对全行不良贷款的统一、集中管理。永护支行由法诉清收组、驻点清收组和中后台内务组三大板块组成,其中驻点清收组由基层选聘责任心强、了解原贷款情况的老同志组成,派驻各片区负责上门催收工作。在清收实践中,永护支行综合运用电催、上门催收对账、登报(公告)催收、信函催收等方式,形成了“交叉火力网”。专业清收支行与一级支行协同作战,打出了不良清收快、准、狠的气势。截至2024年6月末,不良贷款率为0.96%,比开业时下降0.68个百分点。
谈及多年参与风险管理工作的体会,杜文表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要秉持风险管理创造价值理念,这其中包括科学的风险偏好体系,研发风险计量工具,最终实现从单纯防范风险向经营风险的转型发展。”
实际上,改制以后,各个支行都经历了惜贷的阶段。对此,杜文曾提出“两胆”论,营销支农支小小额贷款要“胆大如牛”,办理大额贷款要“胆小如鼠”。例如,对于大额贷款他们坚持“有选择、需谨慎、不牵头”理念,避免单一大项目的依赖,选择与国有大行商业银行合作,参与银团贷款,并且只承担其中的一部分,不做银团的牵头行,以此分散风险。对于“两胆”论的辩证运用,不仅解决了普惠客户的融资难题,也促进银行业务的多元化和风险的分散。
潮州人爱饮“工夫茶”,“工夫”二字在潮汕话的意思是“做事考究、细致用心”,成为了潮州人的生活辩证法。潮州农商银行的五年蝶变正是“工夫”二字的生动诠释,在看得见的质变和看不见的渐变中,一个小而美、小而精的农商银行正跃然而出,融入高质量发展大潮。
编辑:马力、李美;审校:王峥、王玺;审核:王文珠杠杆炒股怎么收费